2025年,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發布新版 GB/T 15171-2025《軟包裝件密封性能試驗方法》,替代原1994版標準,該標準為食品、藥品、醫療器械、日化用品等行業的軟包裝質量控制提供了技術依據。在實際生產與流通中,軟包裝(如塑料復合袋、鋁塑泡罩、真空袋、自立袋等)若存在密封缺陷,極易導致內容物污染、變質甚至失效。而密封性測試儀作為執行GB/T 15171-2025的核心設備,能夠系統性識別并解決多種密封性能問題,有效保障產品安全與消費者權益。
新版標準在原負壓法(真空衰減法)基礎上,進一步明確了測試原理、設備要求、操作流程和結果判定標準,增強了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數據可比性。主要技術要點包括:
適用范圍更廣:適用于各種熱封、粘接或壓合方式制成的軟包裝件,包括液體、粉末、固體內容物包裝。
測試方法以“真空衰減法"為主:通過將包裝置于密閉測試腔內抽真空,監測腔體內壓力變化,判斷是否存在泄漏。
靈敏度更高:可檢測微小至10μm級的漏孔,遠高于傳統水檢法。
非破壞性檢測:測試后包裝完好,可用于后續其他檢驗或放行。
數字化判定:以壓力變化速率或泄漏量作為量化指標,避免人為誤判。
1. 熱封不良導致的封口開裂
問題表現:封邊出現虛封、弱封、焦化或錯位,輕微外力即開裂。
解決方案:通過真空衰減法模擬運輸擠壓環境,檢測封合區是否存在微滲漏,幫助優化熱封溫度、壓力和時間參數。
2. 封口處存在針孔或微漏
問題表現:肉眼難以察覺的小孔,但在儲存過程中逐漸進氣或漏液。
解決方案:密封性測試儀能精準捕捉微小氣體逸出,識別因夾雜異物、薄膜缺陷或冷卻不均導致的微漏點。
3. 包裝材料與結構設計缺陷
問題表現:拐角、褶皺、拉鏈接口等應力集中區域易破裂。
解決方案:對復雜結構包裝(如四邊封袋、帶吸嘴袋)進行整體密封性評估,驗證結構設計合理性,預防使用中破損。
4. 液體包裝滲漏與脹包風險
問題表現:液體類包裝(如果汁、醬料、藥液)在跌落或高溫環境下發生滲漏;含氧敏感產品因密封不嚴導致氧化脹包。
解決方案:通過加壓或長時間保壓測試,模擬環境,提前發現潛在泄漏風險,確保包裝在全生命周期內的完整性。
5. 自動化包裝線過程失控
問題表現:批量性封口缺陷,影響成品率和客戶投訴率。
解決方案:將密封性測試納入在線或批次抽檢流程,實時監控封口設備運行狀態,及時發現設備故障或工藝偏移,實現閉環質量管理。
依據GB/T 15171-2025開展密封性檢測,不僅是一種質量檢驗手段,更是企業提升產品可靠性的重要保障:
? 提升產品安全性:防止微生物侵入、內容物污染,尤其適用于無菌醫療器械和藥品包裝。
? 延長貨架期:有效阻隔氧氣、水分進入,延緩食品氧化、潮解等變質過程。
? 降低退貨與召回風險:提前發現缺陷,減少市場投訴和品牌損失。
? 滿足法規與認證要求:符合GMP、HACCP、ISO 13485等體系審核要求,助力產品出口與注冊。
? 支持研發與工藝優化:為新材料、新結構、新工藝的驗證提供數據支持。
軟包裝的“密封性"看似細微,實則關乎產品成敗。隨著 GB/T 15171-2025《軟包裝件密封性能試驗方法》 的實施,我國軟包裝質量控制正式步入高標準、高精度時代。密封性測試儀作為該標準的核心執行工具,不僅能高效識別封口虛焊、微孔泄漏、結構缺陷等常見問題,更能為企業構建從研發到生產的全流程密封質量防線。